肝俞穴——瀉火止血,保護肝臟

肝俞,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,為肝之背俞穴

位於人體的背部脊椎旁,第九胸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寬處

肝俞穴的作用治療肝炎、膽囊炎、胃腸病、脊背痛、皮膚粗糙、老人斑、失眠, 具有疏肝理氣、降火退熱、益肝明目、行氣止痛等功效。

1.“女子以肝為先天”,如果肝氣不暢或者藏血不足,就會出現月經失調、膚色變差、脾氣暴躁、胸脅脹痛等,女生在調養這些癥狀的時候,壹定別錯過這個穴位。

2.肝開竅於目,所以肝血虛或者肝氣不足的時候會讓人出現眼花繚亂、視物不清等癥狀,通過刺激肝俞穴可以幫助恢復肝氣,間接起到明目的效果。長期堅持可以使人雙眼清明,更加有神

【肝俞穴位配伍】 肝俞穴配百會穴、太沖穴主治眩暈、頭昏頭痛,有清熱明目的作用;

肝俞穴配支溝穴、陽陵泉穴主治脅痛;

肝俞穴配太沖穴治目眩、脅肋疼痛;

肝俞穴配腎俞穴、太溪穴主治健忘、失眠,有滋陰養血補腎的作用;

肝俞穴配大椎穴、曲池穴,主治癲癇,精神分裂癥,有清熱瀉火、安神定誌的作用。

肝俞穴配期門穴,為俞募配穴法,有清利肝膽濕熱的作用,主治肝炎,膽囊炎,脅痛

艾灸:將艾條點燃置於肝俞穴上,距離穴位皮膚2-3厘米處進行施灸,溫和灸肝俞穴5-20分鐘

Recommended Article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